孙正义举债豪购ARM的3个理由 :潜伏物联网时代
7月18日 ,日本软银宣布 ,将以234亿英镑(约合310亿美元)的价格 ,现金收购英国芯片巨头ARMHoldingsPLC 。
这一收购价较ARM上周五的收市价格溢价43% 。今天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市后 ,ARM股价也一步到位 ,猛涨45% 。
如此大手笔的收购 ,让外媒感慨 ,孙正义的冒险精神再一次引领了软银 。
为了筹措收购ARM资金 ,软银近期不仅抛售了包括阿里巴巴和部落冲突开发商Supercell在内的多项优质资产 ,还继续举债(软银总负债已接近千亿美元) ,孙正义为何要如此不惜代价 ,拿下ARM ?
“这是软银做过的最重要的收购之一 。”孙正义在周一召开的发布会上 ,透露了他下注ARM的理由 ,“首先是有了因特网 ,然后又有了移动互联网 ,接下来就要轮到物联网了 ,它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范式改变 。我是在这一改变的开端做这项投资 。”
智能芯片王者ARM
首先ARM当然是一家值得买的公司 。
相比传统的芯片制造商因特尔(Intel) ,ARM更早投身移动设备的芯片设计 ,赶上了智能手机和平板迅速增长的浪潮 。
ARM崛起于智能手机时代 ,ARM的芯片架构低能耗 、高性能 ,满足了智能手机的实际需求 。目前 ,全球逾95%的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架构设计 ,所有的iphoness和ipads都使用ARM芯片 ,多数Kindle阅读器和androids设备也都采用这一架构 。
难怪孙正义会说 ,ARM是智能芯片领域的“市场领导者” ,他表示 :“这是软银做过的最重要的收购之一” 。
此外 ,BBC科技评论员RoryCellan-Jones还提到 ,ARM最聪明的一点就是 ,它意识到 ,如果将来什么东西里都要装芯片 ,那你要做的关键不是生产芯片 ,而是设计芯片 。
ARM本身并不制造芯片 ,它的商业模式是采用转让许可证制度 ,由合作伙伴生产芯片 。ARM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逾100家合作伙伴 。该公司会对每一台使用其技术的设备收取专利费 ,而这类设备拥有巨大的基数 。
这让ARM拥有高达95%的超级利润率 ,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。
孙正义下注物联网
对软银来说 ,拿下ARM的好处 ,还不只是投资收益 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 ,软银此次下注 ,是看中了ARM的技术在连接智能手机和汽车 、家电方面的重要性 。可见 ,软银将ARM看作补强其物联网战略的重要一环 。
孙正义从未掩饰自己对物联网 ,尤其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。他在解释这笔收购时表示 ,随着软银积极寻找物联网的机遇 ,ARM会成为软银“绝佳的战略资产补充和未来增长战略的核心” 。
去年 ,软银的陪伴机器人Pepper已经上市发售 ,这一产品来自于过去几年收购的数家机器人公司 。其急需补上半导体芯片行业这块短板 。
孙正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:“首先是有了因特网 ,然后又有了移动互联网 ,接下来就要轮到物联网了 ,它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范式改变 。我是在这一改变的开端做这项投资 。”
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DC(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eion)曾预计 ,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6000多亿美元增长到1.7万亿美元 。所以 ,在智能手机需求放缓的背景下 ,尽管234亿英镑收购收购ARM在目前看来成本不菲 ,但如果考虑到未来物联网的市场规模以及ARM的先发优势 ,这笔交易会在未来带来巨大的回报 。
交易宣布之后 ,软银股价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,收盘基本持平 。可见 ,投资者对这笔交易也并不过分担忧 。
英镑贬值带来的30%“折扣”
此外 ,英镑的贬值也给了外国投资者购买英国资产更多理由 。
BBC认为 ,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后英镑暴跌 ,让英国的标的公司对国外企业来讲更便宜,更具吸引力 。英国有不少产业观察家都预测 ,英国企业将迎来一波被收购潮 。
据《纽约时报》估算 ,目前由英镑标价的资产对于持日元的买家来讲 ,相对去年同时期 ,相当于便宜了30% 。
英国新首相梅上任后任命的新财长菲利普˙哈蒙德(PhillipHammond)对这一收购案表示欢迎 ,并称这证明了英国公司“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仍未消失” ,“软银的决定证实了英国仍然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之一 。”
Edison投资研究所(EdisonInvestmentResearch)分析师DanRidsdale认为 :“对英国企业的投资并购活动增加 ,是英国退欧和英镑贬值的明显后果之一 ,但很少有人指望它来得这么快 、规模这么大 。”
原标题:孙正义举债豪购ARM的3个理由 :潜伏物联网时代
来源:澎湃新闻 串联谐振厂家 www.ishuntong.com 扬州一定发电气 转载此文 。- 上一篇 :国网江苏电力与海尔家电试点“互联网+”智能用电 2016/7/20
- 下一篇 :聚焦|垃圾焚烧项目也能“高大上” 2016/7/20